總監的話
精彩10光 Perfect 10
在生活中探索,在生命中成長,如果有十年的時間,這樣足夠嗎?如果說TIFA 走到第十年確定了什麼,我想就是更清楚了自己想成為的模樣。
2009 年台灣國際藝術節(TIFA) 正式啟動,至2018 年,TIFA 已邁入第十年。「節慶 (Festival )」遠從古老慶典儀式到現今為表演藝術行銷或城市文化形象包裝,藝術節已經蔚為世界潮流。且無論藝術節是否能為票房的萬靈丹,還是協助觀眾選擇節目的指標,已無需在此贅言兩廳院為何舉辦台灣國際藝術節,此刻只想與大家分享十年後的TIFA 應該如何發展。
國家兩廳院1987 年開幕至今,30 年來一直是台灣唯一的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,面對各界的期許, 兩廳院從不間斷的聆聽、吸收、調整,所以如何提出創新觀點,關照各界期待,公平取捨及分配資源,成為兩廳院多年來的重要功課;一點一滴,兩廳院完成許多階段性任務,而下一個階段要從那裡出發呢?除了檢視台灣甚至國際瞬息多變的藝文環境,站在過去累積的基礎上,必須再次清楚界定及聚焦角色和功能,與其他場館分工、分享,積極面對新的「夥伴時代」。
2018TIFA「精彩10 光 Perfect10」是新的開始。兩廳院要與老觀眾一起回味、展望,與新觀眾一起嘗試、挑戰,與藝術家一起開創、實現。藉由TIFA 耕耘台灣成為國家的表演藝術搖籃,及最有藝術理想及文化責任的表演場館,並以做為亞洲眾所矚目的表演藝術下一波為目標。
猶記1997 年,國家劇院舞台上演員和舞者,打破觀眾熟悉的舞蹈動作,以不尋常的肢體表演伴隨滿滿如荊棘障礙般的康乃馨,展現神奇魔力征服台灣觀眾,震驚媒體連篇報導。要完成這樣的場景,兩廳院必須克服種種困難,才能將震撼全球的碧娜·鮑許舞蹈劇場引進台灣,在大眾心中留下美好印記,之後舞團成為台灣常客,並於20 年後再次回到國家戲劇院舞台呈現《康乃馨》, 說明了台灣藝術環境的迅速變化。另外在TIFA 不只看到台灣世代的相互輝映,更可看到傳承的可貴,曾在實驗劇場奮力詮釋自己創作理念的青澀王嘉明和李易修,這些年走出自己的路,發展出更鮮明的創作語彙,成為台灣中生代的重要編導;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平珩以及兩廳院駐館藝術家蘇文琪,雖屬不同世代但同樣創作力十足,透過跨國藝術家合作、巡演交流,讓作品與國際強烈連結;「台灣民歌之父」胡德夫將與新生代創作歌手吳昊恩攜手演出,分享彼此對這片土地的愛,唱出最令人感動的原音,這些我們引以為榮不勝枚舉的精彩全在2018 TIFA。
一步一腳印,TIFA 十年,兩廳院樂於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的重要搖籃,更樂見它成為台灣的文化品牌,TIFA 已不僅是國內藝術家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踏板,也是國際團隊引以為豪、不可錯過的亞洲表演平台,感謝觀眾在過去9 年的溫暖陪伴,與我們一同創造精彩時光,我們要將這份榮耀獻給支持及喜愛TIFA 的所有人,再讓我們一同攜手創造下一個更完美的十年。
李惠美
國家表演藝術中心- 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